類比推理是行測的重要題型,涉及10道題目加上解題難度不大,所以向來是“兵家必爭之地”,不容有失。但是出題者也會利用同學們在考試時的急躁心態設置一些小陷阱,中公教育專家今天來聊聊其中一個高頻的易錯點:包含關系和組成關系。
包含關系和組成關系是類比推理中的高頻考點。但是同學們在分辨這兩個關系時經常會受到生活常識的干擾,容易犯錯。
下面我們先一起回顧一下這兩個知識點。
包含關系指的是A是B的一種,例:番茄:蔬菜 龍井茶:茶
組成關系指的是A是B的一部分,例:輪胎:汽車 心臟:身體
通過這兩個句式我們就可以很好的識別出包含關系和組成關系了,千萬不要讓生活常識干擾了我們做題。比如:中國:黑龍江,看到這兩個詞,很多同學都會脫口而出,中國包含黑龍江。但是,黑龍江是中國的一部分,這兩個詞應該是組成關系。所以,同學們以后再遇到包含關系和組成關系時一定要擦亮眼睛了。
最后我們通過一道題目鞏固一下學習成果。
例:學者:物理學家:愛因斯坦
A.世界:亞洲:印度 B.詩歌:唐詩:格律詩
C.河流:中國河流:長江 D.中國:中國城市:南京
中公解析:此題選C,易錯項A。
第一步:判斷題干詞語間的邏輯關系。本題考查是包含關系。物理學家是學者,愛因斯坦是物理學家,題干為層層包含關系。
第二步:判斷選項詞語間的邏輯關系。A項,亞洲是世界的一部分,二者是組成關系,不是包含關系;印度是亞洲的一部分,二者也是組成關系,不是包含關系,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,排除。但是在做題時,容易錯誤理解為世界包含亞洲,亞洲包含印度,這就掉入了出題者陷阱。B項,唐詩是詩歌的一種,二者是包含關系;但唐詩和格律詩是交叉關系,二者不是包含關系,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,排除。C項中國河流是河流,二者是包含關系;長江是一條中國河流,二者是包含關系,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,當選。D項,雖然南京是一座中國城市,二者是種屬關系,但中國城市是中國的組成部分,二者是組成關系,不是包含關系,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,排除。
中公教育提醒同學們,包含和組成要分清,不要再讓生活常識干擾我們做題了哦。
聲明: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注為“中公教育”的文章,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,未經允許不得轉載。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
12-17
12-14
12-10
12-09
12-09
12-08
12-18
12-18
12-18
12-18
12-18
12-18
12-18
12-18
12-18
12-18
12-17
12-17
12-17
12-17
12-17
12-17
12-17
12-17